丹麦师生“鄙视”中国孩子,5轮竞赛后惨遭碾压!打了谁的脸?
一提起中国的教师学生以及教育模式
无论国内国外,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
“数学很强”、“很会考试”、“填鸭式课堂”
和与之相对应的“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早在三年之前
BBC著名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就通过中英教师大比拼的方式
将中式教育的长处与劣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龄同阶段的英国孩子
一批给中国老师教,一批给英国老师教
最后的学业表现却是天差地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由中国老师教授的英国孩子虽然成绩优异
但也确实“忍受”了与英国教学风格截然不同的
严肃、紧张甚至有些枯燥的学习方式
以至于英国的教务老师都对孩子们报以同情
“中国老师上课就像机器人,无聊透顶”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
也许,在欧美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心目中
中国师生就是一群善于应付课堂和考试的人
培养出的下一代是只会拿高分的应试机器
而对于那些“试卷上没有”的知识和能力
一些西方国家还是颇有自信的
认为这才是他们“碾压”中国学生的秘密武器
丹麦纪录片《丹麦9年z班 VS 中国初三13班》
丹麦,这个国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亦是安徒生童话和乐高积木品牌的诞生地
他们的教育体系,也充满了自由有爱的气息
2013年,丹麦人就向中国人发起了一次“挑战”
在纪录片《丹麦9年z班 VS 中国初三13班》里
让两国的初三学生展开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PK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从阅读、数学、英语再到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丹麦人似乎原本是想要证明
中国孩子虽然分数高、成绩好、基础知识牢靠
但的确在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方面存在弱点
可最后的比试结果,真如他们想象的那样吗?
这场跨国大PK,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呢?
丹麦胡奥斯市的一所公立学校,和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六九联中,成了此次比拼的考察对象。经过研究,摄制组认为两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背景大致相当,是比较理想的试验场。
和我们所熟知的典型中国初中一样,哈尔滨六九联中的一天从早上七点就开始了,学生陆续进校,上早自习,上课,做课间操,再回到教室上课、上自习,一直到晚上七点才结束。
这些十五六岁的中国小孩,一天整整有12个小时都要待在学校里,一周要完成44节课的学习,陪伴他们的是紧张推进的课程、无尽的作业和总是把“中考”挂在嘴边的班主任老师。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沐浴着早晨八点和煦温暖的阳光,胡奥斯中学的九年级学生正在开学典礼上,为新入校的低年级学生举行欢迎仪式。
大家欢呼雀跃、载歌载舞,在校园里的时光充满了数不尽的愉悦和温馨。对于九年级的丹麦学生来说,上课学习只是学校生活的一小部分——他们每周有33节课,每天上课的时间是6个小时,此外他们可以自由参与课外活动,老师也更像是学生的朋友,上课时很少摆架子,学生一呼唤就会过来协助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即便如此,丹麦学生还是觉得上课“好累”,到下午两三点快放学的时候,学生们几乎都表示“累到课间的时候都睡着了”。当听到中国学生一天要上12小时课,许多人都惊愕不已。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可想而知,在这种完全不同的学业强度下,丹麦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运用,确实没办法和长期处于紧张学习中的中国学生相比,而且还显示出了严重的落后倾向。
“200的50%是多少?”——“40!”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太阳从哪边升起?”——“西边!”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法国的首都在哪里?”——“不知道……”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这些中国学生立马就能脱口而出的简单问题,丹麦九年级孩子却答得一塌糊涂、错误百出。
可以预见,在第1场阅读考试与第2场数学考试中,中国学生都不费吹灰之力地胜出了,尤其在数学考试中,中国孩子考出了90分的平均成绩,足足是丹麦孩子的三倍之多。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考完数学后,丹麦学生也纷纷吐槽:“真的难以想象我们和中国学生的差异会这么大”、“他们做的数学完全是工程师该做的,难得可怕”。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在两场比试中落败于中国学生的丹麦孩子,就真的这么一无是处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证明,丹麦学生中同样有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几乎可以在考试中拿到满分。可摄制组在采访一名名列前茅的女生时,她却毫无征兆地哭了。
“大家说我每门课都满分,还来这里干嘛?这让我觉得难过,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事啊。”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原来,和中国班级“你追我赶争第一”的氛围不同,丹麦并非一个特别强调竞争的国度,尤其当涉及到孩子们的学业成绩时,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会得到同情和善待,保证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而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时反而会被冠上“尖子生”这种贬义的称谓,被同龄人认为是“太有上进心”,遭遇被孤立和嘲笑的处境。
而在纪录片中,我们却可以清晰地看到
在中国班主任老师背后是学生们的“排名榜单”
大家的成绩名次和目标分数都清晰可见
以此鼓励孩子们互相追赶、提升排名
最终,在阅读、数学和英语这三场需要通过试卷形式完成的测试中,中国学生仅在英语这一科目上输给了具有先天母语优势的丹麦学生(丹麦语和英语同属日耳曼语族)。对于当前的比赛结果,丹麦教育界有些失落,但他们仍对另外两项比赛充满了信心——那就是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比拼。
动图来源于纪录片
用他们的话来说,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都是试卷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而丹麦作为一个仅有五百万人口的北欧小国,却出了十几位享誉世界的诺贝尔获奖者,因此他们确信: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正是“碾压”中国学生的关键。
可之后的测试,却见证了新一轮的“打脸”。
在衡量两国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时,摄制组特意请来了在大企业担任相关领域培训师的专家,他首先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任务——四人一组,用50张白纸和4卷胶带,搭建一个可以同时容纳整个队的“房子”。
最终会搭出怎样的“房子”,并非此项考察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这些队伍将在这个过程中开展怎样的合作,是否听得进他人的意见。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和整天读书考试写作业的中国学生相比,有诸如野营、辩论赛、演讲会等实践经历的丹麦学生,似乎应该在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更胜一筹。
可比试开始后,信心满满的丹麦人却傻了眼。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有的组先是陷入了难言的沉默,对于如何拿白纸搭建“房子”这件事毫无头绪,在稀稀拉拉的讨论之后,某些孩子很快陷入了玩闹的状态。
上图中那个绿衣服的女孩,在大家动手之后弱弱地提了一句“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计算再开始做”,可惜其他人都自顾自的,并没有理她。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决定先测量再行动的小组中,却有人表示不愿意趴在地上测量,因为他们感觉这样做会影响个人形象,“不好看”。
最终,丹麦学生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团队表现也不那么让人满意。有个学生在任务失败后,还一把扯烂了尚未成型的作品。
动图来源于纪录片
相比较而言,中国学生则一开始就进行了计算与讨论。同组学生目标明确,步调一致,团队之间彼此通力合作,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动图来源于纪录片
仔细观察了整个过程的专家表示,中国学生的表现确实比丹麦学生亮眼许多,其团队合作的能力水准几乎达到了丹麦学生的200%。
该专家认为,也许是受到丹麦教育模式的影响,丹麦的年轻人喜欢挑战权威,也过于强调自我,这反而不利于在团队协作中取得优势。
“我们真要好好想想,到底是我们的能力真的很强,还是我们自以为自己的能力很强。”
设计团队合作任务的丹麦专家进行了反思
在团队协作能力测试后,两国的孩子又迎来了创新能力的挑战。这次,他们需要在两个半圆弧的基础上,画出自己心中所想的东西,并给这些画作取标题。哪组的作品更具有原创性、更能体现“奇思妙想”,就能在比试中获胜。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创造力,似乎一直是中国人的痛点和桎梏。在国际上,我们往往被认为是“只会模仿、不会创新”的民族,创新水平远远逊色于欧美。
可在此次比拼中,中国孩子却再次取得胜利!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中国孩子的多幅画作,都得到了丹麦专家的表扬。他们对其中展现的想象力、思维发散能力、实际运用能力赞叹不已,“超乎预想”!
有正在跳舞的爆炸头小哥——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有轻松惬意弹着竖琴的人——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有在理发店里烫头发的女人——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还有展现“丛林法则”的“大鱼吃小鱼”——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相较而言,丹麦孩子的作品则显得平庸许多,唯一得到表扬的只有这幅“度假天堂”——
图片来源于纪录片
出现这样的结果,不仅丹麦专家没有预想到,恐怕连我们自己也想不到。毕竟,中国人的创新能力一直饱受诟病,可比试结果却能够让我们重拾一点信心——我们视作“应试机器”的中国孩子,在创新能力上亦存在无限可塑性。
片中的丹麦教育专家,也对此给出了解释:
过去我们总是把实际能力和书本知识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事实上,一个人的能力本就以广博的知识为前提,在坚实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资格谈合作、谈创新。
五轮比试结束后,结果已经显而易见——中国学生以4:1的压倒性优势,大胜丹麦孩子。
这个结果震动了以丹麦为代表的北欧教育学界,当地学者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争论,并对丹麦现有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纪录片中的教育专家忧心忡忡
认为他们会在骄傲和自满中,被中国人无声无息地超越
将来,中国人也会抢走原本属于他们的工作机会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这个结果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国内媒体也一窝蜂地涌向了哈尔滨六九联中,在报道中毫不吝惜对中国孩子的赞美。
图片截取自凤凰网
可这场比拼,真就是“中国赢了”这么简单么?
在纪录片中,我们同样能感受到中国教育令人尴尬的不足。比如性教育缺失,说不清楚“避孕”是什么;对时事缺乏应有的关心,不知道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什么事;在学业之外的兴趣爱好和投入其中的时间,约等于零。
在问到什么是“避孕”时,中国学生都是一脸懵逼
纪录片镜头里的几个中国孩子,对未来梦想和人生目标也是懵懵懂懂,只知道说“考上好高中,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无一例外。
当然,仅仅因为这些就去苛责中国孩子,显然是不公平的。中国的国情摆在那里,人口多而资源少的情况,决定了以应试为主的教育制度的盛行。你必须要很努力很努力,考出足够好的成绩,才能够获得更高层面、更好的教育机会,实践那一点“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反观和中国比拼时落败的丹麦,虽然片中显示出丹麦孩子的种种劣势,但我们依旧不能否认——丹麦人的科技创新和企业创新能力是全球瞩目的。他们为世界贡献了诸如维斯塔斯的风力发电、航运巨头马士基船运公司、诺和诺德集团生产的胰岛素、乐高玩具等知名品牌。在欧盟国家综合创新报告中,丹麦和芬兰也长期盘踞前两名,自从2005年以来就没变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事实上,注重公平、个性化、自由宽松的丹麦教育体制,对丹麦人的成功起到了很大作用。由于福利健全、制度完善,人家根本不用搞什么“起跑线上的竞争”,只要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找到人生方向就可以了。
这个目标,可以是当学霸、升入大学一路读到博士;可以是进入职业学校,成为专业技工;也可以是初中毕业后就直接走向工作岗位……
面对惨败给中国学生的结果,一位丹麦男生却笑着说:
“我还是希望我们继续做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读书和学习,从来就不是功利性的目标或手段,而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
当一个人衣食无忧,做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事,内心愉悦而幸福,从中爆发出来的创造力和驱动力,完全不是被鞭子抽打着、负重前行的状态可以相比。也难怪乐高创始人克里斯第森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木匠,可以凭着对手艺的热爱,一手创立起国际知名的大品牌。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每当出现这种跨越国界的教育比拼
片面地去强调谁输谁赢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从这样的机会中看到彼此身上的优点和缺点
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也许才是比试与交流的真谛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及微信好友
获得纪录片观看链接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作者: 克里斯,精英说90后小编,香港传媒小硕,一个脱离高级趣味涉猎广泛的嗷星人。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公众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并按照转载要求来转载,违者必究。
References:
https://nces.ed.gov/surveys/pisa/
http://open.163.com/movie/2015/10/H/9/MB4VPEUKB_MB51FVRH9.html(纪录片《丹麦9年z班 VS 中国初三13班》)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821/08/5315_493768682.s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50842
http://www.sohu.com/a/206080022_700972
https://www.jianshu.com/p/1db3addafcd9
http://www.sohu.com/a/208059245_100928
http://www.guancha.cn/Education/2016_10_12_376975.shtml
http://hlj.ifeng.com/a/20171121/6168537_0.shtml
http://news.my399.com/livenews/content/2016-10/14/content_1942251.htm
http://www.sohu.com/a/235395950_479635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425404/
如果咨询留学申请或名企实习就业相关问题,请在文末留言回复“我要留学+您的联系方式”或“我要实习/就业+您的联系方式”,专业工作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1对1的顾问服务,为您量身定制专业的海外留学或全球500强求职规划方案。
海外留学、文化、生活,尽在精英说